close

為什麼突然對哈德良皇帝產生興趣呢?最開始的原由起因於,看了ヤマザキマリ的漫畫《羅馬浴場》勾起我對這位皇帝的好奇心。哈德良皇帝是歷史著名的同性戀者,漫畫中哈德良皇帝一逮到機會就抓著主角路西斯的手熱情磨蹭,簡直是笑死我了!

   

 
不過,稍微研究了這位皇帝之後,我覺得他大概更偏好機敏聰明、容貌妍麗的美少年,認真嚴肅的路大叔應該不是哈德良皇帝嗜好的那盤菜(路西斯愛卿的貞操無虞)……

但我能瞭解皇帝的心情——儘管全然對不上個人口味,偶爾意淫欣賞一下不同種類的帥哥也是調劑人生的一種情趣啊!咈咈咈咈~ 

因為哈德良皇帝,這才想起來,書架上還有一本被我買來後只看過封底與封面的《賢君的世紀》,於是回頭拜讀之。本篇大概是算是——針對哈德良皇帝——讀後心得+Google稗官野史的綜合版吧,不是什麼正經歷史研究,純粹是個人之YY。又,順便推薦一下,塩野七生老師的大作《羅馬人的故事》,超讚!

 

哈德良(Hadrian)皇帝,羅馬五賢帝之一,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在位時間從西元117年至138年。117年,圖拉真皇帝病重,在圖拉真皇帝死後,伴隨在皇帝身邊的皇后宣稱,皇帝嚥氣之前指定哈德良成為繼承人——哈德良繼位的大義名分,並不是那麼無可以動搖,這一段至今仍是學者探討的歷史謎團之一。當軍團表態向哈德良效忠後,元老院也追認了哈德良「第一公民」的地位。時年,哈德良四十一歲。

如果雕像沒有遭到合理美化的話,哈德良皇帝本人長相優雅、姿容不俗,五官俊朗英挺,是枚英俊帥大叔!哦哦哦!我喜歡的那盤菜,心~雖然是鬍子男,但帥歐吉有加分。

   

哈德良皇帝聰明博學、崇尚希臘哲學,多才多藝,對於文學、藝術、哲學、天文學亦多有涉獵。他本人也是才華洋溢的業餘建築師,最有名的就是他在羅馬近郊提沃利(Tivoli)修建的別墅,就是這位建築發燒友的精心作品之一,是哈德良皇帝個人建築理念的理付諸實踐的的宮殿。

 哈德良别墅   

 

……好了,短暫科普結束,進入「腐」之主題。

一旦提到哈德良皇帝,有個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八卦人物,他所鍾愛的美少年安提諾烏斯(Antinous)。有雕像為證,是容貌完美無瑕的美少年。

    

塩野七生在書裡說覺得安提諾烏斯的雕像缺少一種知性美,只有一種讓人想碰觸臉龐的官能美感,散發不出智慧的光芒。

實話說,其實我對這雕像沒啥特別的感覺,顯然我是缺少藝術感性的榆木疙瘩——就只是美少年的雕像而已嘛!……也許這就是塩野老師說的「缺少知性美」?


就我個人看來,哈德良皇帝絕對是彎得不能再彎的同性戀——喜歡女人,只是不喜歡和她們上床。二十五歲時,娶了圖拉真皇帝的外甥孫女薩比娜,但夫妻之間並不融洽,兩人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當哈德良成為羅馬皇帝,不欣賞他那麼希臘派作風的圖拉真皇帝已經不在了,壓在頂上大山一去,他也就懶得壓抑自己偏好希臘文化的作風。

安提諾烏斯在西元123年與哈德良皇帝相遇,從此跟陪在皇帝身邊。哈德良出生於西元76年,也就是說,到了西元123年,哈德良是48歲,而Antinous(110-112年間出生)差不多12、3歲吧。

——這根本就是戀童嘛!

But……不要把現今愛情與道德觀念套上去。古希臘是「男人的世界」,同性愛盛行,蔚為風氣習以為常。那時候的同性愛其實是一種少年愛,年長的男性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教授給少年,並且兼具保護者的角色,年長者的愛情對少年是有所助益的,能在很多地方提供資源給予少年(希臘式援助交際),這種關係除了是親愛蜜人,更像是老師與學生。

然而,強調質樸剛健的羅馬人並不欣賞這種文化,哈德良皇帝的性取向遭到羅馬人譏嘲是『希臘式戀情』。

西元130年,安提諾烏斯溺死於尼羅河,心愛少年之死讓哈德良皇帝遭受嚴重打擊,他在公開場合毫無形象的大哭——塩野七生在書裡如此描述:「史學家們一致表示,接獲此消息的哈德良像女人一般嚎啕大哭,沒有人安慰得了他。」

他將安提諾烏斯追封為神,在各地建他的神廟、紀念碑,在無數的地方豎立他的雕像。經過天主教興盛的破壞後,安提諾烏斯的雕像還有殘留,可以想像老哈當年為了懷念愛人,不知刻了多少大理石公仔。

——這一點當然也被當代的羅馬輿論嘲笑,並不是因為老哈找好基友才被婊,而是婊他基友死了傷心欲絕四處蓋廟立碑豎神像玩深情……在羅馬本土老哈緬懷愛人的行為較為收斂,雕像多半收藏在自家別墅裡,這也是為了避免刺激羅馬刁民公民的敏感神經。

說到羅馬公民之剽悍,絕非我等東方在至高無上皇權俯首的卑賤庶民可以想像。公元二世紀時,羅馬可是比吃漢堡薯條喝可樂的山姆大叔還要威的帝國,羅馬公民自我感覺非常非常非常良好,跟現代鄉民躲在網路後面嗆聲不同,羅馬公民可是有種當面大噓皇帝的戰鬥力強大的民權人士。有關羅馬刁民實錄,其中便有一則是哈德良皇帝與鄉民近距離接觸的“親民案例”,某天他遭到一位想陳情的羅馬婦女當街攔路,哈德良皇帝與予婉拒,當場立刻被這位大嬸扣帽子:你沒有資格做我們的皇帝!(哈德良表示膝蓋中了一箭),結果哈德良只好回頭充當這位大嬸的垃圾桶兼出氣桶。

 

關於美少年安提諾烏斯死亡的真正原因,史學家傳說紛紜,有謀殺論、有自殺說,莫衷一是,除非穿越回當代,否則誰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一回事,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安提諾烏斯的之死,讓年邁的老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悲慟,因此衍生更八卦的後半段。

——聰明博學、性情溫和、愛好和平的哈德良皇帝,人生晚年失去愛人的打擊,讓他性情大變,成了為血腥鎮壓60萬猶太人的冷酷暴君!

 

131年,猶太人再度發起叛亂,叛亂領袖巴爾‧科赫巴率領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起義,宣佈獨立,發行貨幣,拆毀安提諾烏斯的雕像與神廟。被激怒的哈德良皇帝,派遣最優良的軍隊與最殘忍的將領前去平叛,賽維魯斯將軍揣摩上意沿路進行徹底屠殺,五十多萬的猶太人被殺死,十四歲以上的男性盡皆屠殺,孩童與婦女賤賣為奴,自此之後,猶太人被趕出耶路撒冷,展開長達一千八百年的流浪。

就像周幽王亡國都怪褒姒禍害、吳三桂放清兵入關是因為沖冠一怒為圓圓之類的故事,在娛樂缺乏的年代更受大眾市場歡迎一樣,如果羅馬時代有電視劇,哈德良皇帝和安提諾烏斯這一段『古羅馬斷袖』估計可以演成一百集以上的狗血腥羶宮廷歷史大作。

哈德良皇帝沖冠一怒為藍顏、血洗猶太人——多麼腥羶又勁爆,不只腐女會激動地嗷嗷叫,放到新聞台還可以做上一個月的大頭條!

哦,以上這只是八卦,聽聽有助飯後消化。

吳三桂放清兵入關主要原因肯定不是陳圓圓,而猶太人被屠殺也不是因為砸了老哈心愛基友的神廟與雕像(砸廟毀神像跟保釣人士燒國旗是同一個道理——示威而已)。

重點在於哈德良皇帝身上,如果你以為他是因痛失摯愛而失心瘋的老番顛,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原本是「性情溫和、愛好和平」這樣的人嗎?我對此頗為存疑。哈德良讓元老院人心惶惶的黑歷史,從他即位便開始了,他的另一位養父在首都逮捕並處決四位前朝(圖拉真皇帝)的重要政治人物,儘管事後哈德良說他不知情,但這話你信不信,就端看個人智商了。

為求統治穩定,哈德良皇帝在統治晚年,又對羅馬的菁英階級發動了一次血腥清洗,差點把他自己搞到死後被元老院施以「除憶詛咒」。

除憶詛咒:由元老院立法通過對於某些已故人士的懲罰,消除他們在世時的一切功蹟,彷彿他們不曾存在過一樣。這些遭到除憶之刑的人士,在其生前曾經出現過的銘文、雕像、貨幣、文字記錄等等,全都要被銷毀、抹去或改寫。By維基百科)

——剛上台就叫自己乾爹帶兵剷除前朝大老,果斷採用暴力手段直接解決問題,哈德良皇帝是個有魄力的狠角色!如果這種人擁有愛好和平的天性的話,那麼我也願意相信李世民是“仁慈”的皇帝。

不過,從“羅馬帝國”的觀點來看,說哈德良皇帝愛好和平也沒錯,持續擴張的羅馬帝國在哈德良時代呈現收縮防守狀態,至於鎮壓猶太人叛亂,不好意思,那算解決內部問題,不屬於對外戰爭。

共和末期,羅馬人的統治勢力直接籠罩了以色列地區,從那時候開始,就是一場令雙方面都感到不愉快的結合。對於被征服者,羅馬一貫是採取寬容政策,但他們大概是第一次碰到這麼難搞的民族,堅守一神教的猶太宗教特色就是封閉又排外,羅馬向來使得順手無比的同化政策在猶太人這裡踢了個結實的鐵板。

多神教的羅馬人雖然同意猶太人信仰自己的一神教,也沒管過猶太人的割禮,特許猶太人不用服兵役(←這一點沒幾個大有為政府受得了吧?),總之林林總總讓步一大堆,唯一的條件就是猶太人不得反抗帝國的統治行為。

但是,經過了兩百年,居住在猶太本國的猶太教徒還是不安分,他們始終懷抱建設一個神政國家的理想。猶太地區於哈德良時代依舊排在作亂份子的黑名單上。

在131年爆發的猶太叛亂,跟哈德良的幾個措施有關。130年哈德良皇帝進行第三次帝國巡迴,抵達猶太行省,就在耶路撒冷的正北方,他設立了一個軍團都市「阿耶利斯‧卡匹杜里諾」(阿耶利斯是哈德良的家門名,卡匹杜里諾則是羅馬七丘之一),並在這個城市建起供奉宙斯等眾神的神殿。

耶路撒冷是猶太人聖地,就在堅信「天上地下古往今來只有一個上帝、其他全是偽神」的猶太教自家門口蓋了一個這樣的神殿,這無疑是赤裸裸的打臉行為!

不只如此,哈德良還下令禁止割禮。割禮是猶太教徒的重要儀式,表明這個人被納入了神與猶太人的盟約。禁止割禮也就算了,哈德良甚至強迫罪犯進行割禮——

到這裡是左臉也打了,右臉也煽了,叔叔可以忍但猶太人可不忍。哈德良皇帝前腳一走,猶太人後腳就揭竿而起鬧革命去了。

想必不只我明白了,觀眾也都明白了:哈德良皇帝就是千里迢迢過來挑釁拉仇恨值的!

整件事情中,完全是濃濃的哈德良故意逼迫猶太人叛亂的意味,他明知這兩件事肯定會讓猶太人感到深深受傷,卻還是強行推動。

就我個人看來,哈德良皇帝無疑是絕頂聰明的人物,而且掌控欲強勢,他對自己能力深具信心,有種聰明人的執拗:我的安排最好,大家都要照著去做。指定下任皇帝無可厚非,而他卻連下下任皇帝(奧理略)他都一併安排好了——舉凡他目光所能看得到的地方,他都要為帝國的未來鋪好道路。

解決猶太人的不穩定因素,大概也是哈德良的施政目標之一,只是解決手法比較暴力了點……不過,他本來就是這種人吧?前面也提到,對於有礙他政權統治的對象,他便派直接逮捕處死(不經過司法審判的那種)。哈德良皇帝沒有子嗣,他的姊夫賽維安便認為自己的孫子(哈德良的外甥)是最接近寶座的人選,積極展開籌畫,很遺憾的,賽維安顯然是不怎麼瞭解哈德良的性格,關於指定誰當繼承人,哈德良心裡有數,不容許他人指手畫腳,更不容許這種檯面下的密謀,於是哈德良派遣近衛軍到賽維安的府邸,逼迫祖孫兩人自盡。

這下子,之前有點想法的元老院都乖乖地噤若寒蟬了——姊夫和外甥都沒得到優待減刑了,與其指望哈德良的寬容,不如別跟他作對。

由於執政末期種種粗暴的政治手段,哈德良與元老院關係緊張,依當時照羅馬帝國高層的標準,哈德良皇帝絕對算是「暴君」。幸虧老哈的繼承人選得很好,新任的皇帝安東尼‧庇護和元老院關係頗佳,人緣好廣受敬重,他在議會上為哈德良求情,才讓哈德良皇帝順利「封神」,免除被當成暴君流傳後世的下場。

ㄟ,好像講了一堆老哈壞話,其實我很喜歡哈德良皇帝,明明是想歌功頌德的!

撇開哈德良瑕疵的政治道德不談,哈德良的統治對羅馬帝國繁榮與穩定的功勞不可抹滅。由於前幾任皇帝的擴張政策,帝國已出現管理不良的窘境,他果斷放棄幾個東方行省,並在不列顛建立哈德良長城,哈德良一連串收縮帝國疆域的統治政策,成功地鞏固帝國安全。置身當代,能夠從大局出發看出正確戰略,這就是我覺得他絕對是聰明絕頂的地方。

ヤマザキマリ和塩野七生都認為哈德良皇帝大概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他太聰明而且處處要求完美,一個兼具藝術家感性與帝王權謀的皇帝,光想像就知道有多難搞,當他的身邊近臣應該挺辛苦的吧!

 



順道介紹一下《哈德良回憶錄》(《Memoirs of Hadrian》),作者是Marguerite Yourcenar。以哈德良的第一人稱行文,從哈德良皇帝將死之前開始回憶自身的一生經歷。作者文筆應是美極了,但簡體版的九號字體真是讓人痛苦。

  

哈德良回憶錄

《哈德良回憶錄》一書中暗示安提諾烏斯自願獻祭透過秘儀為皇帝換來年壽,皇帝得到一份真摯的愛情,代價是從此失去愛人。在死亡的反面,成就了永恆的戀情——
  「一個人擁有一切,不知疾苦,歲數大了,就盲目粗魯起來。我何德享有此等厚福?安提諾烏斯(Antinous)已魂歸西天。在羅馬城內,那些人都認為我太寵他了,其實我愛他愛得不夠,才沒能讓少年人肯繼續活下去。
  
  他的死是一種獻身予我的方式,心中因此感到既驚懼又歡喜。也唯有我一人才能衡量,在情深處,又有多少的酸澀,在自我犧牲之下,又隱藏著多少的絕望,又有多少恨意夾雜在愛意之中,被我羞辱的少年人丟回給我的,是他忠誠不二的憑據,害怕失去我的少年人,以這方式讓我永遠眷戀他。」

  

arrow
arrow

    懶人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